上週有位60多歲的先生從南投來找我做手術,先在門診幫他安排抽血檢查,沒想到白血球居然高達十五萬(正常人一萬以下)!我心想大事不妙,八九不離十是白血病,也就是俗稱的血癌。手術暫時不用做了,趕快安排轉到血液腫瘤科,進一步診斷治療。
我不禁回想起之前在榮總,有一位年輕人入院做痔瘡手術,也是術前抽血發現白血病,只能放棄國外的高薪工作,先戰勝癌症再說。
癌症大概是大家最聞之色變的疾病了,不僅生命因此被宣告了期限,原本人生的計劃全被打亂,伴隨診斷治療的痛苦,更讓病人對於未來恐懼不安。尤其是這兩位病人,完全沒有任何症狀,一個正準備好好享受退休後的清福,另一個則是準備在職場上大展身手。聽到這樣的消息,應該更無法接受吧。
而每一個人面對惡耗不見得都會歇斯底里。可以看得出陪先生一起來的太太,兩個人感情相當好,在先生離開去做其他檢查時,太太還留在我的診間,反覆地說著:
「他平常身體都很好,不抽煙也不喝酒,每天都有運動爬山,本來想說這一次手術完,就可以盡情的去打球了⋯⋯」
她並沒有哭泣,也沒有顫抖。我不太確定她是說給我聽,還是說給她自己聽。或許她需要一點時間消化接受,真正的情緒才會釋放出來,也或許她天性堅強,可以馬上積極面對這個人生的挫折。可惜的是,在台灣的健保制度下,沒有辦法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可以仔細了解每一個病人與家屬的個性,而給予適切的支持與安慰。
「總是要面對,幸好有發現⋯⋯」
大家都期待自己或親愛的家人朋友可以健健康康、平平安安呷百哩,但談何容易啊!我們只能盡可能地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,然後把握還青春有活力的日子,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!